新聞資訊
News Center
一、《藥材資源》
云南素有“動植物王國”之稱。據調查統計,全省有藥用植物4,758種,藥用動物260種,礦物藥32種,共計5,050種。云南省自然條件具有明顯的立體型特征,動、植物垂直差異十分明顯。因此,全省藥材資源分為高寒層、中暖層、低熱層三個層次。由于東西熱量條件和寒潮入侵強度不同,各層東西海拔指針有一定差異。以北部南華的大百草嶺~中部景東~南部金平以東的哀牢山脈為界。分為東西兩部分。 高寒層:西部2,500米以上,東部2,300米以上,占全省總面積的18.4%,以滇西北最為集中,滇東北次之,其它地區零星分布。氣候相當于寒溫帶至溫帶。藥材資源十分豐富。主要的野生品種有麝香、鹿茸、熊膽、豹骨、猴骨、靈貓香、冬蟲夏草、川貝母、胡黃蓮、秦艽、珠子參、雪上一枝蒿、羌活、三尖杉、羺本、山慈菇、大黃、法羅海、三分三等。家種品種主要有云木香、當歸、天麻等,為全省生產基地。
中暖層:西部海拔1,500~2,800米,東部1,300~2,300米,占全省總面積的54%,以滇中、滇西南最為集中。氣候相當于中亞熱帶至溫帶,光照充足,氣溫溫和。降雨適中,土地肥沃,是云南藥材主產區。家種藥材主要有茯苓、三七、黨參、紅花、附子、白術、山藥、川芎、川牛膝、百合、澤瀉、木瓜、枳殼、烏梅等。野生藥材主要有龍膽、黃芩、半夏、天南星、草烏、豬苓、杜仲、防風、何首烏、茯苓、金銀花、香附、天冬、貫眾、黃精、玉竹、雞血藤、前胡、紅芽大戟、百部、柴胡、仙茅等。
低熱層:西部1,500米以下,東部1,300米以下。主要分布在南部邊緣一帶,與越南、老撾、緬甸接壤。另外,金沙江、元江、怒江、瀾滄江、南盤江等河谷地帶亦有分布。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27.6%,氣候屬于南亞熱帶和北亞熱帶,除元江河谷外。降水較充沛,土地肥沃。熱帶動植物資源豐富,為南藥生產基地。主要家種品種有砂仁、肉桂、草果、白豆蔻、檳榔、蘇木、兒茶、胡椒、檀香及吳茱萸、蔓荊子、木蝴蝶等。野生品種主要有紅豆蔻、草豆蔻、訶子、板藍根、狗脊、骨碎補、蓽茇、馬檳榔、龍血樹、蘆薈、千年健、大風子、烏藥、紫膠、琥珀等。動物藥材有蛤蚧、蘄蛇、烏梢蛇、金錢白花蛇、穿山甲等。
二、《利用現狀》
栽培、養殖藥材100多種,其中傳統品種30余種,引種47種,野生變家種(養)37種。年種植面積7.6萬畝,年產量200萬公斤。收購藥材400多種,年收購量1,000萬公斤。
三、《主產品種》
1、三七:主產于文山州,紅河、玉溪、曲靖、大理、楚雄、昆明等地、州、市亦有栽培。歷史悠久,品質優良,馳名國內外。本省年產量占中國的70%以上。
2、砂仁:主產于西雙版納;德宏、文山、紅河、臨滄等地、州亦有栽培。本省年產量占中國60%左右。居首位。
3、當歸:主產于麗江、中甸、德欽、蘭坪、維西、鶴慶、劍川等縣。商品習稱云歸,以個大、結實、味濃、油性足而著稱。多供出口。